【红色卢氏】曹靖华故居
发布时间:Jun 6, 2023 | 作者:
【红色卢氏】曹靖华故居
曹靖华故居简介
曹靖华故居,位于五里川镇河南村,院落坐南朝北,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,属于豫西二进院,上主房4间,两厢房各2间,二门外东西两侧各3间厢房。目前上房四间归曹靖华侄子所有并居住,其余两侧厢房由村集体流转租用。2017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使用京豫对口协作资金900万元对曹靖华故居及周边环境进行提升改造,修建滨河景观360米、旅游公厕3座、绿化面积5000余平方米。
曹靖华生平事迹
曹靖华先生原名曹联亚,是曹植甫先生的儿子,1897年8月11日出生于河南省卢氏县五里川河南村。他是我国老一代革命家,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家、散文家、教育家,生前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。1919年在开封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时,投身于五四运动。1920年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俄文,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,并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,1922年至1924年曾经在北京大学学习俄语,1924年加入文学研究会,北伐战争期间受命任苏军顾问团翻译,1927年4月,重赴苏联,在中山大学当翻译,并先后在东方大学和列宁格勒大学任教,1933年回国,在北平大学以及西北联大任教,1939年至1948年在中苏文协工作,担任《中苏文化》常务编委。1948年任教于北京清华大学,1951年到北京大学创办俄罗斯语言文学系,在此执教,并且直到1983年一直担任系主任。1959年到1964年,任《世界文学》主编。1987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荣誉博士学位。同年8月,获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各国人民友谊勋章。1987年9月8日在北京逝世。他生前领导主编的《俄国文学史》曾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特等奖,三卷本的《俄苏文学史》以及收录其生平翻译、创作和著述的十一卷文集,同获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三十年百部优秀社科成果。
曹靖华将翻译苏联文学作品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,曾在短短5年时间里翻译出30余部300余万字作品。瞿秋白曾称赞他“你就是在为起义的奴隶们偷运军火!”比如《铁流》、《列宁的故事》《保卫察里津》《列宁格勒日记》等苏联革命文学作品,给进步青年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,给革命者也带来了无穷的希望。尤其是他翻译的《铁流》,封面由鲁迅设计,以文字结合版画的形式呈现,内容由曹靖华翻译,后由鲁迅出资在三闲书屋出版,随着《铁流》在读者中的传播,在当时的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,它成为了激励人民、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,对参加过工农红军长征的干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董必武曾以“洁比水仙幽比菊,梅香暗动骨弥坚”的诗句来赞誉他高尚的革命情操和不凡的风骨。
曹氏家风的深远影响
曹氏优良的家风对曹靖华的成长影响颇深。在曹靖华幼年时代,父亲曹植甫对他采用循循善诱、以小见大的家庭教育方式,直到今天,依然非常值得学习、借鉴。
在吃饭时,曹植甫会用手中的筷子拼成一个“人”字,告诉曹靖华:“做人要顶天立地,又要站稳脚跟。”父子二人推磨时,曹植甫在落下的粉末上写“善”“恶”“穷”“富”“红”“黑”以此教会曹靖华世间的道理。
有一次,曹植甫带着两个儿子曹靖华和曹葆华去亲戚家吃饭,一天中午,因蒸的馍较黑,曹靖华已吃完一个,曹葆华咽不下,悄悄扔了半个,被靖华看见拾起。晚上曹靖华故意问弟弟还记得"锄禾日当午"那首诗吗?曹葆华接着背道:"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,不错吧?"父亲听见后,哈哈大笑道:"那为什么把这么大一块馍扔了呢?"趁机又讲了一番要爱惜粮食的道理。也正是父亲的鼓励下,曹靖华积极求学,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改变旧世界的革命浪潮中。曹靖华取得的一系列成就,与曹植甫对他的教育密不可分,同时我们也看出曹氏家风中所蕴含的开放进取、心系天下的责任精神。
2003年,卢氏县委、县政府将县城建设标准最高、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主干道路命名为靖华大道,同时将曹靖华故居作为文化教育基地面向游客开放,以供参观者进一步了解“一代宗师”曹靖华的生平事迹及曹氏代代相传的优良家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