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 搜索

非遗产品线上展示维护 县级非遗——房琯轶事

发布时间:2023-12-08 07:00:00| 作者:

视频介绍

    县级非遗——房琯轶事

    在卢氏祁寸村,有座古老的“房公祠”,房公祠里供奉的是曾经在卢氏做过县令的一个叫房琯的人。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。

    房琯,字次律。唐神功元年(公元697年),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仕宦家庭。他从小才华横溢,风度沈整,所以未通过正式考试就补了个文生。   

    开元年间,宰相张说倡导封禅仪,房琯以一篇封禅书,得到张说赏识,因而获得卢氏县令的实缺。

    房琯生活的年代,正是唐朝由盛世转向衰弱的时期,尤其在他隐居的岁月里,对百姓苦难有所了解,所以上任后,能深切体会人民的疾苦。   

    据志书记载,在他担任卢氏县令期间,有一年卢氏遭受了特大旱灾,洛河里的水旱的很浅,小河沟里的水全部干涸,就连常年不断的泉头也断绝了水源。田地龟裂, 禾苗枯死,老百姓常为争水而打架。加之地主、粮商趁机囤积粮食,使得“斗米百金之价,束薪五两之资。”逼得百姓背井离乡,卖儿卖女,一幅“草子不生绝五谷,十门九户皆啼哭;十停饿死六停人,三停还似风中烛。”的悲惨情景展现在县令面前。

    此情此景,使房琯心急如焚,他连连上书皇上,要求开仓放粮,赈济灾民。但那一封封上书如石沉大海,杳无音讯。怎么办?开仓放粮,乃国家大事,只有奉旨放粮才算合法,否则,私动皇粮,律属不赦。可是,在这非常时期,拖延一日,就不知有多少百姓丧命啊。房琯决心以一人之死换得众人之生。他毅然下令:按事先造好的册子,全县粮仓一齐开仓赈灾。他自己又到祁村湾指挥,使灾民迅速领到了救命粮。事后,他深知此举有杀头之罪,便写下谢罪呈文后,准备投火自焚。

        正当此时,皇家准予放粮的文书批回,不但准其开仓,还恩其代为执行。这真是意外之喜,喜庆之余,房琯又将放粮结果呈报上去,于是,他又以办事迅速而声名大噪。后来,房琯连连升迁,终成一代贤相。卢氏百姓为纪念房琯舍生救民的壮举,就在他指挥放粮的地方建了房公词,前有正殿、后有献殿,青砖碧瓦、黑漆大门,同时立碑三块,铸钟一口,并将此事铸文记载于上,以表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