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 搜索

【英雄土地 红色莘川】一张红军借粮条

发布时间:Dec 20, 2023 | 作者:半月


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纪念馆位于卢氏县官坡兰草古镇,纪念馆内,一面展板上介绍的“一张红军借粮条”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。“今借到高河村李大娘包谷五斗食盐叁斤,工农红军手枪连。甲戌年冬月十三日”这张泛黄的借条,讲述着一段艰苦而感人的故事,成为军民鱼水深情的有力见证。

1934年农历冬月十三(公历1934年12月19日),雪后放晴,红二十五军大队人马到达兰草。因为害怕,家家户户的年轻人关门闭户跑到后山里躲了起来。项小翠由于脚小走路不便留守在家。中午时分,项小翠在屋里听到轻轻的敲门声:“老乡在家吗?我们是工农红军,想借用您家的打麦场住几日,您看行吗?”带着疑问,项小翠打开了大门。看到衣衫单薄、戴着五角星军帽的红军,项小翠立刻消除了顾虑。“当然可以,只是天这么冷……”“谢谢大娘。”说话间,红军一挥手,马上就来了20多个战士,很快就把打麦场和门前院子积雪打扫得干干净净。

看到如此亲民的红军战士,项小翠大声喊叫山上的孩子下山,接着乡亲们也都陆续回了家。正晌午,红军们倒净粮袋的米做了半锅稀粥,每人只吃了一点儿,锅就见了底。看到红军如此艰苦,项小翠情不自禁想起了在军阀混战中死去的大儿子,感同身受的她竟哭晕了过去。苏醒后,还是那位叫门的红军战士安慰说:“我们工农红军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,等我们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,建立了红色政权,人民当家做主的时候,我们都当您的儿子孝敬您!”

已近黄昏,红军抱来玉米秸秆,准备在打麦场打地铺休息,项小翠实在不忍心让战士忍饥挨冻,就说:“你们晚上就住闲着的牛棚吧。”说着就吩咐儿子到堂屋的楼上挖来了5斗玉米(农村称苞谷,一斗70斤)。红军说:“太感谢老乡了!”于是就吩咐大家分头找石磨磨玉米。饭做好后,项小翠又端出调好的一大盆酸黄菜和3斤盐巴。这天晚上,到他家借宿的红军终于在多日急行军中吃了一顿饱饭。

12月28日,红军离开兰草时,被称为指导员的红军对项小翠说:“红军有纪律,借老百姓的东西要还,但我们在这儿筹集的粮食太少,借大娘的粮食就先打个借条,以后只要是红军路过这里,都会如数偿还的。”于是就用铅笔写下了一张“借粮条”,落款借粮时间为甲戌年冬月十三日。

1959年3月,80岁的项小翠弥留之际拉住跪在床前已经18岁的李明山的手断断续续地说:“共产党好,红军好,他们打下天下,咱才有饱饭吃,旧社会哪有穷人过的日子,红军在咱家住时,曾借了咱的粮食和盐巴,还打有借条,现在解放了,以后就别提这事了,这也算咱家给国家作点贡献……”一直到老人家去世,她始终没有说出借条的下落。

2008年,李明山家的老家房子因为漏雨需要整修,就在他整修过程中,意外地在墙头瓦片下发现了一枚子弹壳,子弹壳里保存着一个发黄的纸卷,上面已有多处褶皱,显然很有些年头了。李明山惊喜地看着借条,想起了奶奶临终前说的话,就没声张,小心翼翼地把借条珍藏起来。曾有人愿出资3万元收藏,被他拒绝,他决定将红军“借粮条”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。

(来源:卢氏史志


头像
0/100